习酒,不负青山领航优配,不负人。
文 | 岳治中
“青山不语藏深情,岁月无言记奉献。”
9月16日,“习酒·吾老安康—珠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启动仪式”在贵州省榕江县举办。活动现场,“习酒·吾老安康”慈善基金向珠江流经的相关市、州慈善总会捐赠350万元善款,用于支持珠江流域护林员的健康保障与生活改善。
▲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、省慈善总会会长罗宁向习酒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汪地强授予“珠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”纪念牌匾
此次关爱行动不仅是一次物质上的援助,更是一场精神上的鼓舞,彰显了习酒对公益事业的坚守,对生态责任的担当。
从赤水河畔的初心坚守,到跨流域的公益拓展,在白酒行业新一轮调整期,习酒用不间断的公益实践,将“大爱无疆”的理念转化为常态化行动,构建起了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公益版图。
01持续关爱护林员,习酒用温暖守护珠江
珠江流域河湖水系发达、水量充沛,是我国“两屏三带”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重要组成部分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,承担着保障区域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使命。
护林员作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的“绿色卫士”,常年坚守在生态保护一线,肩负着森林巡护、防火防虫、生态监测等多项职责领航优配,工作艰辛、责任重大。
然而,由于工作环境偏远、条件艰苦,许多护林员,尤其是高龄护林员在医疗保障、生活照料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。
为此,此次“习酒·吾老安康”慈善基金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,针对珠江流域护林员的实际需求,量身定制了专项关爱方案,按照每人2000元的标准,向1750名一线护林员发放慰问金,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健康保障。
启动仪式上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林昌富特别表示,习酒愿与护林员们共执绿色画笔,共绘一幅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珠江流域生态长卷,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,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、最厚重、最坚实的底色。
02发展不忘反哺,公益习酒大爱无疆
在白酒行业中,习酒是少数将公益深耕为企业基因的品牌之一。
以“习酒·吾老安康”慈善基金为例,从2023年2月成立至今,该基金已陆续开展了赤水河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、乌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等多项公益活动,惠及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云南、河南、陕西、贵州等多地,累计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,5000多人受益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一过程当中习酒并没有选择简单复制过去的公益模式,而是不断探索更加精准、高效的帮扶路径。就拿护林员群体来说,在调研的过程当中,习酒发现不同流域、不同地区的护林员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。
例如在赤水河流域,部分护林员因地处山区,交通不便,医疗资源极度匮乏;而在乌江流域,一些护林站点基础设施陈旧,生活条件较为艰苦。针对这些差异,习酒通过实地走访、数据采集和多方协作,细化帮扶方案,确保关爱行动更贴合实际需求。
这种“因河施策”的公益模式,不仅提升了帮扶效率,也体现了习酒对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思考,并为后续从贵州省向外复制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范本,也让习酒的公益实践,超越简单的资金援助,逐步构建起一套可持续、可复制的公益生态体系。
这种体系的形成不是偶然,而是习酒企业核心价值观中“爱人”理念的必然延伸,已成为习酒人对社会责任的常态化践行,深度诠释了“兴我习酒、奉献社会”企业精神。
正如《孟子》所言,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习酒以一颗赤诚之心,将公益融入企业发展血脉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仁者爱人”的深刻内涵,成为白酒行业新时代公益实践的典范。
03调整期下的责任担当与常态化实践
当前,白酒行业正面临新一轮深度调整期,诸多困境让众多酒企倍感压力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,习酒并未放缓公益前行的脚步,反而更加坚定地将责任扛在肩上,持续释放“爱”与“善”的能量。
单说今年,习酒先是在1月向西藏自治区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,用于支持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抗震救灾工作。到了5月,又继续开展“习酒·我的大学”逐梦奖学金公益活动,向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。紧接着在6月,第一时间向榕江捐赠300万元支援救灾重建。
如果将本次捐赠的350万计算在内,习酒今年已累计捐赠2150万元用于救灾、教育、助老等公益领域。
当公益在周期浪潮中仍守初心,这份坚守便成了习酒公益常态化的生动见证。习酒未将公益束之“口号”的虚声,而是将其熔铸于企业发展战略肌理,真正让“大爱无疆”从理念星光化作落地暖阳。
未来,随着珠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等公益活动的推进,习酒的公益版图还将不断拓展,而这份“持续向善”的责任担当,必将成为习酒品牌最鲜明的底色之一,并为习酒早日成为“世界一流、受人喜爱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”提供坚实支撑。
您对此有何看法,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。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